背景链接
国学热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近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这些学者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从大学开设国学试验班到现代私塾的悄然萌芽,从“淑女学堂”的出现到孔子学院的风行,从国学博客圈的开通到国学大师的评选
国学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如饮食、服饰等;二是技术层面,如武术、中医等;三是制度层面,如历代典章制度;四是精神层面,如道德伦理标准、价值观等。
相关表述
传统文化对现代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国学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中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引发了国学热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表明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就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
2、海外华人的积极推动
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种祭祀活动,如祭祀伏羲、祭祀黄帝、祭祀大禹、祭祀孔子等,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国,共同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道德始祖,这些海外华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外力,也推动了当前国内国学热的升温。
3、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冲突引发了国学热
当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是一个面临重大转折的时代,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碰撞和冲突的时代。中国社会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在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却日益变得荒芜,通过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进而希望通过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素质,再现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好宿愿。这或许也是国学热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4、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的倡导
正是有了党和国家的大力倡导,有了学界和民间的积极配合,以德治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也是当前国学热产生与兴起的社会原因。
5、学界与媒体联手,推动了国学热的勃兴
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的研究机构,媒体方面,阎崇年先生在《百家讲坛》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等等,这些学人雅俗共赏的讲座,重新唤起了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除了电视台外,还有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譬如《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等等。 种种现象说明了中国人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和民间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国学热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6、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国学热应需而生。
我们应该顺应这股潮流,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真正担当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传统与现代是有着血肉联系的,要主动地去改造和吸收传统,使其实现自我更新,以适应时代,为时代服务。
本文来源:华图网校 责任编辑:王晓易
6、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国学热应需而生。我们应该顺应这股潮流,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真正担当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传统与现代是有着血肉联系的,要主动地去改造和吸收传统,使其实现自我更新,以适应时代,为时代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