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行业资讯 |
|
|
|
|
|
发布人:蓬莱易学 发布时间:2018-10-03 点击:2874次 |
|
|
1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对其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就其形式而言,可分为物质形态(如文物、建筑、器皿、衣物服饰等)和精神形态(如思想、道德、风俗、文化、文艺等)两类。狭义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由中国长期社会历史沿袭而形成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物质与精神文化现象的总和,其中大部分以传统自然经济为基础,本质上是一种小农意识的反映,其核心以追求伦理道德为基本出发点,具有典型的封闭求同、消极迷信色彩。表现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血缘文化。
现代文化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现代文化主要指由传统社会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过渡中形成的文化。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没有完成向现代意识形态的全面转型,而任何社会的转型都将伴随着原来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意识形态的转型。现代化的迫切任务已经摆在人们面前,市场经济体制已是无法回避的选择,它要求把人的主体性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强调在社会发展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强调个人的价值、权利、尊严,尊重个性、尊重人的创造性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2 现代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中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推动着文化的进步,一方面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背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立在弘扬个性、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现代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相背离,并以其特有的负面效应阻挡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发展中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并与其构成种种冲突。
现代文化对现代化建设起促进作用。在我国,现代文化要合乎中国人心理,反映时代精华,扬弃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中之优秀,在各种文化因素的冲突与融合中,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所以,现代文化的创建必须解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等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唯一的科学态度是继承其精华排除其糟粕,可称之“吐故纳精”,既不能一概肯定,搞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又不可一概否定,搞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血缘”关系。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生成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伴随着本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当一种新制度产生时,既会对旧文化中一些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批判和排除,又会使其精华得到遗留,经过“改造”使其升华,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需要。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已经从理论上作了系统、透彻地论述,概括起来就是这几个字:“批判地继承”。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遇,肯定会发生冲撞,因为它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其结果必然是彼此发生变化。传统文化从其主流上看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主体文化,它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经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伴生的现代思想文化,它的特征与要求决定着必然会带来组织发展与人们活动在观念、心理、行为上的很大变化,这样就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冲撞与对抗不可避免。
3 现代文化应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半封闭的大陆地理环境、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是祖先在以黄河流域为主遍及全国广袤的土地上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们在从猿到人、从愚昧到开化再到文明的不断进化过程中,在与自然界的斗争及部落间的抗争中,打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最初基础。历史进入奴隶制社会,经过夏商周各族文化的冲撞融合,发展形成以《周易》和“礼乐”制为核心的商周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始,中国逐步进入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传统文化形成儒、道、释三大家,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特别是西汉以来,儒家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开始“独尊儒术”,儒家学说“独领风骚”。
这种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其核心结构是封建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它的主体属于封建时代,应当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而衰亡,被时代需要的新文化所代替。事实上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文化也在发展变化着,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主体上说,中国的封建文化,就被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所取代。我国的文化现代化任务并不是自今日始,而是说它尚未“最终”完成,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进现代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由于孕育传统文化土壤的特殊性以及历史、文化自身发展的个性特征,使中国传统文化独成一系,以其独特风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其巨大的魅力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和发展其精华,这种“血脉”和“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构成现代文化的主体。值得继承与发扬的传统文化精华主要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崇尚人的价值,注重和谐稳定;道德价值至上,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直观整体思维,矛辨证分析;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和平友善,热爱祖国。
4 现代文化应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有辉煌的历史,它的精华将永远是中国文化的“基因”。然而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较低的生产力基础上,主要是在封建社会形成并为封建制度服务的文化,有其固有的缺陷,而且随着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传统文化的“母体”受到“病毒”感染,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发展。虽经近代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及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洗礼,但其封建主义的“流毒”并没完全排除。所以,那些把传统文化说成是世界上“最伟大”、“最辉煌”,甚至把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儒学文化的复兴上”的崇古、复古论都是错误的。因此要反对民族文化的保守主义,主张“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传统文化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它的糟粕至今还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发生冲突,必须予以排除,为现代文化建设开辟道路。应该予以摒弃的糟粕主要有:纲常名教,尊卑等级;宗法观念,小农意识;好古复旧,封闭保守;人身依附,压抑个性;贬利禁欲,轻视科技;独断专制,缺少民主法制。
但是,批判和剔除封建性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并非传统文化全部“腐朽”,那种要与之“一刀两断”、全盘抛弃的民族虚无主义也是错误的。任何民族文化都有时代性和连续性,任何新文化都不可能离开传统的基础凭空重建,必然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升华。从中国文化的整体看,封建时代的文化和社会主义时代文化,都是民族文化长河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它们既有相互排斥的对立性质,又属于同族文化,有着相通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植根于我们民族的前后延续之中,是不会衰亡的。就是说,传统文化并非纯粹的封建文化,它是农民及劳动人民参与共同创造的文化,有反映劳动人民进步性的优秀内容,有着许多合理的、富有生命力的精华,毛泽东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对现代文化建设危害极大。它们有人以传统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制度为根据,将传统文化与落后保守、反动相等同,判定传统文化的“黄色文明”落后于西方文化“蓝色文明”;有人热衷于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对其采取憎恨态度,极尽冷嘲热讽,把它说成“酱缸”文化,中国人被酱成只会“窝里斗”、“失去了灵性的人”;有人持传统文化“衰老”论、“灭亡论”,说它已毫无希望;“文革”对传统文化采取“打倒”政策,传统被当“四旧”而“横扫”。这些错误观点的存在与泛滥,必然导致对民族自信心的丧失,导致“全盘西化”的民族投降主义。事实上,已经有人从民族虚无主义出发,得出“中国人是劣等民族”,其素质、能力、道德和智慧等都是低下的荒谬结论;有人公开声称“不以做一个中国人为荣;有人提出只有把中国交给西方人管理,才能实现现代化的殖民地谬论。这与早些年那些入侵和瓜分中国的帝国主义分子,对中国人民的污蔑极为相似。
作为人创造的文化,永远不可能是被克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个错综复杂的矛盾体,它集积极面和消极面于一体,相互交织与渗透,无论是忠孝还是礼义等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既有利又有弊,既有封建性也有民族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关键在于对其审视的角度、量与度的把握以及为那个阶级所用。所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不能简单化、搞形而上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进行科学分析,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所以,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使之为我所用,既能继承,又能超越,也是人类自我超越的体现。 |
|
|